我院亓佩成老师获准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评审结果揭晓,我院亓佩成老师的《亚美尼亚文明史研究》获准立项,获得资助经费30万元。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于2018年新设立,重点资助对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投入不足的基础学科,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而亟需抢救的濒危学科,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待加强的特色学科等。本年度山东省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重大研究专项7项,除我校外,立项单位另有山东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
人文学院举办2016级专升本经验交流会
为了帮助专科学生解决专升本的疑惑及难题,做好对未来的规划,9月18日晚,人文学院于2号教学楼110室举办2016级专升本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由人文学院辅导员张欣艺主持,人文学院部分专科学生参加此次交流会。首先,张欣艺简单介绍今年我院专升本具体情况,对考取专升本的同学表示祝贺。其次,张晋等五位专升本代表依次分享了自己的专升本考试经历,分别就“专升本考试的重要性”、“怎样确定考试目标”、“如何备考”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并鼓励学弟学妹要明确学习目标,锐意进取,努力实现自己的求学之梦。最后,专升本代表详谈了如何做好详实可行的的学习计划和有效的复习方法及技巧,对现场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此次交流会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交流会的举办,不仅有利于专科学生对专升本考试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学习动力,而且有利于同学们明确方向,抓住机遇,更好的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人文学院新生参加滨州学院新生军事定向训练活动
为培养学生辨别风险的意识,提高学生应对险情的能力,同时增强军训新生的身体素质,人文学院部分新生于9月16日下午在田径场参加滨州学院军事定向训练活动。活动在总指挥马新民同志讲话结束后正式开始。伴随一声令响,我院参赛选手如离弦之箭飞奔而出。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不时认真观看地图寻找路线,他们穿梭于人群之中,到达检查点获得积分后又迅速前往下一检查点。经过比拼,人文学院18中文本2邵立星凭借200积分的好成绩荣获校级第一名,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有利于丰富军训内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拼搏不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学院举办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
为了给广大家长及新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了解的平台,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了解适应大学的生活,9月8日晚,人文学院在滨州学院第二报告厅举办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此次典礼由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薛长河主持,院长王明东、党总支副书记韩安庄、副院长王凤翔、学生科科长边小玲、办公室主任姜路平、辅导员封珊、辅导员张欣艺、18级全体班主任、人文学院2018级全体新生及部分家长参加此次典礼。观看人文学院简介视频后,开学典礼在响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首先,薛长河代表学院欢迎各位新生及家长的到来,并向2018级新生表示衷心的祝贺;王明东致辞,并从师资、专业培养、科研等方面介绍人文学院概况;韩安庄介绍人文学院学生管理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情况;教师代表白花丽博士在发言中建议新生坚定理想、规划未来和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老生代表张斌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的经验与感受,就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新生代表李雪结合自身经历在典礼上畅谈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梦想,并呼吁新生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做出自己的规划;家长代表焦玉龙父亲从不忘初心、遵从管理、勤奋好学、规划人生四个方面对新生提出相应要求。随后进入家长
人文学院召开学生会迎新动员大会
为了促进迎新工作有序开展,更好的服务新生,提高迎新工作效率,人文学院于9月7日中午在2号教学楼110室召开学生会迎新动员大会,学生会全体成员参与此次大会。会议期间学生会副主席张斌明确介绍了迎新工作各部门的具体分工,提醒学生干部要重视分配到的工作,根据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按时到岗到位,切勿因个人原因影响迎新工作。各个部门要明确所属职责,熟悉掌握学校情况,遇到特殊情况要及时反映,争取迎新工作零纰漏。最后学生会主席赵永涛对迎新人员提出要求,要求热情周到,本着负责的态度,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善始善终,争取做具有人文情怀的迎新工作。此次大会不仅有利于推进迎新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而且体现了学院以人为本、团结友爱的良好精神风貌。
我院武建雄、刘艳艳老师获2018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项目立项
近日,在2018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项目评审中,共从1917项申报项目评选立项项目733项。其中,我院武建雄老师申报的《北宋奏议中的政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获干部政德教育研究专项项目立项;刘艳艳老师申报的《抗战时期渤海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动员策略及其对当今农村精准扶贫的启示》获中共山东党史研究专项项目立项。
新学期第一天教学井然有序
8月27日是我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天,为保障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学院领导、教学督导组深入教学一线,检查指导新学期教学运行情况。在全院师生的认真准备、积极配合下,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整体情况良好。教师按时到岗、态度积极、授课认真,学生到课率高、精神饱满,教学秩序井然。
我院亓佩成老师著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近日,山东省第三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家评选会议在莱芜举行。今年网上申报通过资格审核的成果1118项,经审核推荐,536项成果进入评选。经过客观赋分、专家评选和省评选委员会会议审定,最终确定250项获奖成果,其中特等奖并一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100项、三等奖120项。其中,我院亓佩成老师著作《古代西亚文明》(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荣获二等奖。这是近年来我院在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方面取得的较好成绩。长期以来,我校非常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了理论研究具有前沿性、地域性的鲜明特色。本次获奖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科研实力,扩大了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
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千村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阳信县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18年7月13日,滨州学院人文学院两支省级“千村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知青营·下乡行”与“扬帆起航·筑梦乡村”分别赶赴滨州市阳信县翟王镇董家村、韩桥村、南丁村开展为期10天的实践调研活动。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安庄,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封珊、张欣艺带队前往实践地点。翟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学磊,组织委员刘文彬以及对接村庄的村委会干部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师生一行,并在董家村村委会会议室举行了实践活动对接座谈会。会上,周镇长首先对滨州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翟王镇目前的经济发展、风土人情等情况做了简单介绍。随后,人文学院韩安庄副书记对当地政府、村委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对实践团队将要开展的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据悉,这两支“千村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围绕经济调研、教育帮扶、国学与法律宣讲、党员服务、乡村美化等几个方面,利用摆设宣传摊位、入户调研、结对帮扶、支农义教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当地农村注入了
人文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一党支部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组织生活会
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7月1日晚,人文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一支部在3教301会议室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组织生活会。教工第一支部全体党员同志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以如何认识“课程思政”以及怎样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为中心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由人文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孙永主持。与会党员同志们结合自身所教专业课程的特点,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措施与方法。人文学院院长王明东就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发展脉络与历程、“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及如何在当下自媒体时代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通过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核心,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切实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晓菲:浅谈人文课程如何实行“思政教学”
浅谈人文课程如何实行“思政教学”人文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二党支部马晓菲大学课程思政教学,重要且必要。下面结合个人所教具体课程,谈几点感悟:第一,树立“课程思政”思想理念。人文课程在“思政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优势。许多课程都可以为思政提供良好平台。除了学生直接学习的马列、毛概等课程,其他诸如文史类的中国史、世界史、古今文学等,皆可与思政挂钩,这其实是文科类专业的巨大优势。关键在教学时非寻章摘句,死抠书本,而是紧密关联现实,学以致用。若此思想意识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也就顺理成章,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便会经常甚至时时注意到思政教学。第二,课程思政教学是一个系统、全面过程。课程之间必须形成统一的体系,若割裂开来或处理不慎,以及坚持旧的教学方式、教条主义,拒绝创新,落后时代,在当今信息时代与诸多诱惑共同作用下,极易引发学生反感及排斥。如有学生就曾抱怨,有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听不下去,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思政基础课程。如果基础打不好,以后的文史类课程思政,则困难重重,甚或有部分课程吸引学生,也极难形成对学生持久正确的思想政治三观影响。因此,相关课程间必须以学生所学的某个或某些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如专业基础课
薛长河: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
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薛长河本学期,人文学院党总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在此,我谈一下个人的认识与思考。一、为什么要强调“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提法已经很多年了,在高校也有了较好的落实,但就我校或者说我们学院来说,做得还不够好,还落实不到位,因此,结合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有必要重视实施“课程思政”。具体来说其必要性可归纳为已下点:1、“课程思政”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花制度化的需要。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实施教育的过程就是“做合格党员”的过程。2、“课程思政”是我院党总支本年度党建突破项目的重要内容。本学年度,学院党总支把“‘双向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作为党建工作的突破项目,其中一部分就是讲要强化“课程思政”,把政治上合格作为合格人才的重中之重。3、“课程思政”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在要求。“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师之道,其中“传道”为居首位。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更是教师的责任,“思政”就是解决育人和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二
人文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二党支部召开“课程思政”专题组织生活会
7月1日,在建党97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文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在1教401会议室召开了一次以“课程思政”为专题的组织生活会。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薛长河首先就开展“课程思政”的背景、必要性、重大意义进行了介绍。指出,此次活动是第二党支部的每一位党员分别结合各自任教课程汇报了自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进行“课程思政”时存在的困惑和难点等,并就下一步继续推进“课程思政”的措施与方法展开了讨论。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课程教学和实践的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既要上好自己的专业课,又要做好价值引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会由第二党支部书记邢长远主持,人文学院党总支薛长河书记、王凤翔副院长参加了此次组织生活会并做了发言。
人文学院党总支关于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
各党支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经研究决定,在七一建党87周年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生活会主题本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主题是“挖掘课程思政潜力打造教书育人主渠道”。要围绕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结合党支部和党员自身实际,认真查找履行职责中存在的不足,牢记使命,担承责任,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中贡献力量。二、组织生活会时间安排2018年7月1日晚7:30三、组织生活会步骤1.做好会前准备。专题组织生活会前,党员老师要广泛开展调查,走访老师、学生,找准问题。各支部书记和委员要做支部活动方案,通知到每位党员。2.组织好会上讨论。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党支部要组织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主题,密切联系学生和课程实际,认真把脉我院“课程思政”的现状,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思政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