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召开公费师范生座谈会
为增强公费师范生的责任意识,帮助他们更好的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10月18日下午,人文学院在一号教学楼401室召开公费师范生座谈会,此次座谈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韩老师主持,2018级全体公费师范生参加。大会伊始,韩老师对2018级公费师范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全体公费师范生提出了殷切期盼;其次,韩老师指出同学们要明确公费师范生的职责定位,积极承担责任和义务。韩老师点明:人最大的价值是奉献,并结合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鼓励学生们要传承师德,实现个人价值。最终,会议在同学们热烈的鼓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有利于公费师范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职责,更明确地规划大学生活,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努力为未来教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鲁东大学秦凤珍教授作题为“教学设计:方法与路径”的报告
2018年10月14日上午,应滨州学院人文学院邀请,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硕士点负责人秦凤珍教授来院为师生作题为《教学设计:方法与路径》的报告。报告由人文学院院长王明东、副院长路来庆主持。报告从近年来语文学科教学专业考研试题切入,分析了语文教学设计类题目的类型,结合实例详细分析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阐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的方法,然后举例分析小学高低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设计不同点,进而分门别类的对记叙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类文章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指导。报告切中学生的备考需求、内容充实、案例丰富、方法指导明确。讲座中秦教授渊博的知识、详实的分析、儒雅的气度、风趣的语言都给人文学院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报告之后学生恋恋不舍,围绕在秦老师身边请教问题,久久不肯离去。报告为学生的教学设计指点了迷津,也为人文学院的语文教学论的教学产生了新的启示。
2018届学生会成立大会暨2017届学生会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10月16日下午,人文学院2018届学生会成立大会暨2017届学生会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4教106教室举行。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薛长河出席会议并讲话。薛长河在讲话中指出,学生会干部要增强团队意识,加强团队建设;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要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做到“位正”;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做到“身正”;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到“心正”。薛书记强调,学生会工作要紧贴学院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选好突破口,打好优势仗,唱好特色戏,使人文学院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会上,党总支副书记韩安庄宣读了《人文学院关于表彰赵永涛等32名2017届优秀学生会干部的决定》。2017届学生会主席就一年来的学生会工作做了总结,新一届学生会主席做了就职演讲。会后,新一届学生会成员进行了集体入职宣誓。
人文学院召开2018届学生会换届大会暨表彰大会
为保障学生会工作的连续性,更好地为大家服务。10月16日下午,人文学院在4号教学楼106室召开2018届学生会换届大会暨表彰大会,此次大会由学生科科长边小玲主持,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党总支书记薛长河、党总支副书记韩安庄、辅导员封珊、辅导员张欣艺,17届优秀学生干部以及18届学生会全体成员。大会在响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首先,2017届学生会主席赵永涛和2018届学生会主席张斌分别做述职报告和就职演讲,激励新一届学生会要不畏艰难,再创佳绩;随后,薛长河、韩安庄、边小玲为2017届优秀学生干部颁奖,张斌带领2018届学生会全体成员庄严宣誓;之后,薛长河做总结讲话,强调学生会成员要有责任意识,要服务于人,端正态度,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最终,大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大会的圆满成功,不仅仅是对上届学生会做出的出色成绩的表彰,同时也是对新一届学生会的鼓励。它象征着人文学院即将揭开一层展新的面纱,踏上新的征程,为学生会注入青春的活力,为以后学生会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人文学院召开优秀学生宣讲大会
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明确奋斗的目标,10月15日晚7点,人文学院于2教110召开优秀学生宣讲大会,此次会议由学生会文艺部主办,2018级全体新生参加。本次优秀学生宣讲大会在一片优美的音乐声中正式拉开序幕。优秀学生代表依次上台发言,2018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7届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2015级历史学本科一班班长赵永涛向同学们讲述在学习上的小技巧,告诉同学们在学习上不仅要脚踏实地,而且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预备党员、2018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2017届学生会副主席、16级语文教育专科二班贾希涛告诉同学们做任何事情不仅要制定阶段性的计划,还要秉承团队协作精神;滨州学院十佳大学生,曾获得过萧丽玉奖学金等多项校级奖学金的16级社会工作本科一班团支书尹烁则鼓励同学们在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同时,不要忽视学生的本职工作。最终,此次大会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仅让优秀学生代表获得进一步的激励与鼓舞,也以正面的宣传引领广大同学用心进取,用勤奋和努力、用青春去书写自己的大学篇章。
滨州学院召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报告会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悟诗词之美,10月12日晚上7:00,由校团委主办,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报告会在学苑会堂举行,该讲座以“诗词之美,点亮人生”’为主题,由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年度总冠军,第二届、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主讲,王明东院长主持,滨州学院部分师生有幸参加了这次讲座。首先,彭敏向观众介绍了他在求学、音乐、爱情、诗歌,金钱等方面的人生经历,彭敏用他幽默又不失深刻的语言,启发了同学们思考诗词与人生。其次,彭敏借李贺、苏轼和秦观三位古代著名文人的事迹,点出诗词的特点反映出性格,并引申到当代人对未来生活的思考。随后,彭敏回答了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活跃了在场气氛,拉近了观众与彭敏的距离。最后,王明东作总结语,会议在全场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这次会议的开展,有利于同学们认识传统文化,并且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诗词对于个人人格塑造的重要性,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播。
人文学院举办社团纳新宣传活动
为了让新生们能够更好的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10月11日晚,人文学院附属社团在2号教学楼110室召开了社团纳新宣传活动,2018级全体新生积极参与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各社团负责人向新生们详细介绍了其社团活动与优势,向同学们抛出橄榄枝。其中,百草文学社等社团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大学生演讲协会等社团有利于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部分社团与同学们的专业知识相契合,有利于让同学们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另外还有文化生态研学会,有利于丰富所见所闻,宽阔视野。通过这些介绍,同学们对这些社团充满了兴趣,都积极踊跃的加入社团纳新群。本次活动向新生们介绍了人文学院的各个社团,有利于各位新生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更好地推动社团的自身建设,丰富校园文化。
人文学院举办2018年“迎新杯”大学生乒乓球选拔赛
为丰富大学校园文体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10月11日早,人文学院在乒乓球场举行了“迎新杯”大学生乒乓球选拔赛。人文学院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此次选拔。此次选拔赛男子、女子分别抽签两两对决。大家以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劲头积极投入到此次比赛中,对阵双方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顽强拼杀。扣球、旋转球、弧线球等动作技巧在此次选拔赛中得到了体现,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同学们在选拔过程中积极拼搏,打出了自己的水平与实力。最后,经过一早上激烈的角逐,18中文本二的邵力星等四名男同学和18中文本二叶心慧等三名女同学脱颖而出,他们将代表人文学院参加校级乒乓球比赛。此次活动,不仅为热爱乒乓球的同学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切磋球技的机会,也为“迎新杯”大学生锦标赛提供了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展现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蓬勃朝气和竞技热情。
人文学院召开2018届学生会全体成员会议
为了让新进干事明确各自的职责,10月11日中午,人文学院学生会在2号教学楼110室召开了2018届学生会全体成员会议,此次会议由学生会主席张斌主持。各部部长副部长进行了自我介绍。张斌主席对新干事考核制度以及学生会成员必须遵守的相关纪律和各部职责进行了说明,要求学生会成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严于律己等,各成员不仅要时刻维护学生会的形象,更要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张斌要求学生会全体成员要高质量完成任务,各部门之间更要加强合作。此次活动,不仅有利于干事们了解学生会,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职责,也有利于更好的完成工作,更好的为学校为学生服务。
人文学院召开2018年校内实践动员大会
为保证校园生产劳动课顺利开展,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10月11日下午4点,人文学院学生科于2号教学楼110室举行人文学院2018年校内实践动员大会,会议由学生科科长边小玲主持,人文学院2017级全体学生参加。首先,边小玲强调了校园生产劳动课作为必修课的重要性,并讲解了岗位设置安排、部门安排及其注意事项,强调了生产劳动课期间的纪律和要求。会议最后,边老师点明了生产劳动课对个人成长的帮助,鼓励大家争做标兵,以及正确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此次会议的召开,使同学们对生产劳动课的认识更加明晰,重视度提高,知晓了相关纪律要求,以保证生产劳动课的顺利进行。
耿宝强副教授新著《烙迹:现代中国文人精神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院耿宝强副教授著作《烙迹:现代中国文人精神史》于2018年9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烙迹:现代中国文人精神史》以12位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卓有影响的文化名人研究对象,深入论述、剖析了现代文人的隐秘的,同时也是复杂的心灵世界,论著以总论为纲,对文化名人进行了个案研究,层层展开具体阐述,既有专注贯穿一致的学术思想,又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同类著作中具有创新性意义。
邢培顺副教授新著《唐前地志研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院邢培顺副教授著作《唐前地志研究》于2018年9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唐前地志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文化学研究法等,以唐代为时代断限,对之前千余年间所出现的有关地志著述进行系统研究,为前人所未及,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该成果通过对不同时段产生的地志进行分类和研究,总结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促进发展与演变的原因与动力,以及儒家思想理念与社会、文化等价值观对地志编撰的影响等,提出了西汉是地志正式产生时期,东汉是地志全面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使地志领域得以不断拓展,至隋则走向成熟与综合等观点,体现了该成果的重要特色和研究成就。成果克服了以往方志研究中研究方法单一、文化意蕴发掘不深不透的缺憾,对唐前地志的基本性质、演变规律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
中国民航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孟庆芬主任来我院做报告
2018年9月19日,中国民航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外航服务中心)孟庆芬应我院航空法治研究中心的邀请在学苑会堂第二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一带一路,民航业的机遇与挑战”的专题报告。孟庆芬从中国民航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情况、规划与目标:顺畅便捷的“一带一路”空中大通道、民航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地方参与民航“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等四个方面对“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解读。期间,孟庆芬主任还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我院航空法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吉祥航空公司党委副书记华栋受聘担任我院航空法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刘春华,党委委员、副校长胡波出席相关活动。孟庆芬、华栋还与我院、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机场学院、乘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负责人就如何开展航空法治建设研究、如何围绕民航业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