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12

2025-11
人文学院文博大思政课:踏寻革命道路,筑牢信仰根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我院“文博大思政课”与红色革命文化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2025年11月11日,人文学院组织师生前往滨州市惠民县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开展“文博大思政”主题党日活动。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贾丽,全体辅导员、研究生代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及2025级学生干部代表参加。 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内,那些定格历史的老照片、承载记忆的实物展品与生动还原的革命场景交相辉映,系统展现了渤海革命老区军民同心浴血奋战的壮阔历程与感人事迹。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与详实史料的直观呈现,大家深刻体悟到革命年代的艰辛卓绝与红色精神的磅礴力量,领略了革命先辈挺身而出、向险而行的崇高风范。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前往观影厅共同观看渤海革命老区红色主题纪录片,真切回望了老区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认识到当地群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深刻领会老区精神的时代价值。随后,学生代表周硕开展主题宣讲,号召同学们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血脉,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在学习生活中勇挑重担、砥砺奋进,让青春在实干中绽放光彩。最后,人文学院党

05

2025-11
深学全会精神 勇担青年使命|人文学院党委书记为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专题党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人文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切实加强我院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培养,2025年11月4日,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走进滨州市博兴县高渡村党史馆参观学习,开展党委分党校“铸魂·融课”协同育人大思政课活动。人文学院党委书记为我院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专题党课,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党委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及人文学院2025年下半年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党课开始前,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相关视频,通过影像资料对此次会议的时代精神和重大意义进行了解。党委书记结合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阐述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历史方位与重大意义。他指出,全会于2025年10月在北京胜利召开,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四五”目标任务完成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上迈出关键一步。 结合人文专业特色与青年成长实际,党委书记对入党积极分子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大原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二是要立足专业践行使命,

05

2025-11
人文学院文博大思政课:追寻红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史馆红色教育基地为依托,夯实我院“文博大思政”育人根基,11月4日,人文学院组织师生前往滨州市博兴县高渡村党史馆开展“文博大思政”主题党日活动。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一鸣、党委副书记贾丽出席,全体辅导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研究生代表参加。进入党史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有序进入馆内参观学习。该史馆以“红色高渡·革命摇篮”为主题,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实物展出等,展现了博兴县特别是高渡村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呈现出党领导博兴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奋斗历程。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在场师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参观结束后,我院学生代表李沐紫同学为大家带来红色历史专题讲解。她以高渡村红色底蕴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博兴县第一位共产党员张静源扎根基层、发展党员、组建党组织的革命故事。此外,她还带领同学们详细回顾了“八四暴动”中革命志士们不畏艰险、奋勇抗争的峥嵘岁月,让在场人员对当地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刻、更鲜活的认知。此次活动依托高渡村党史馆丰富的红色文博资源,打造沉浸式、体

29

2025-10
人文学院文博大思政课——探馆溯源寻文脉,培根铸魂传薪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我院“文博大思政课”育人实效,推动历史文化教育与党性修养培育深度融合,2025年10月28日,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文博大思政”主题党日活动,组织部分2025级本科生、研究生及入党积极分子走进滨州市博物馆,探寻历史文脉,在互动交流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王凤翔院长以“黄河岸边的文明印记”为脉络,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从黄河河道千年变迁对滨州地域格局的塑造,到早期自然人文环境孕育的文明根基,从散落各地的文物遗址背后的历史故事,到古文字中承载的先民智慧,讲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让同学们在博物馆的实物展品前,直观感受滨州作为黄河文化重要节点城市的深厚底蕴,深刻理解“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的文化逻辑。学生代表刘妍君同学接下来为大家介绍“滨州十大历史名人”。她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孙武“兵者,国之大事”的战略智慧为核心,生动讲述了各位先贤的生平事迹与精神内核。在孙武展厅,几位外国友人受邀加入听讲队伍,跟随马晓菲老师的脚步,探寻孙武的军事思想及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大家围绕历史文化、思想传承等话题

23

2025-10
第二届中国亚美尼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多国学者共探文明交流互鉴新路径 2025年9月26日至28日,第二届中国亚美尼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处、社科处与山东航空学院南高加索研究中心联合协办,吸引了来自亚美尼亚、俄罗斯、法国、德国、波兰、意大利、日本等多国学者,与中国学界同仁齐聚一堂。会议全程以英文为交流语言,围绕亚美尼亚学领域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跨文明对话与国际学术合作搭建起高质量平台。开幕式于东北师范大学惟真楼219室举行,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庞立生教授、亚美尼亚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哈鲁秋恩·海拉佩强(Harutyun Hayrapetyan)、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拜占庭研究创立者徐家玲教授先后致辞。嘉宾们在发言中一致强调,亚美尼亚学研究是解码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钥匙,而国际学术合作则是推动该领域突破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整场研讨会奠定了“共探互鉴”的学术基调。学术研讨环节成为本次会议的核心亮点,海内外学者围绕亚美尼亚历史、文明互动、文献考证等议题展开多维度对话。其中,我校南高加索研究中心的亓佩成教授在分组研讨中发表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他以史料考证为基础,

15

2025-10
党委副书记殷梅英列席指导人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和党委会 2025年10月14日,人文学院于3教301会议室先后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和党委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殷梅英到会指导,人文学院党委书记主持会议。人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文学院院长王凤翔交流分享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习近平与博物馆的故事》。党委会传达学习了《习近平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听取了高水平师资队伍优秀青年博士引进工作的汇报,听取了文博大思政课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学校党委副书记殷梅英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和党委会进行了点评,认为将文化研究作为党委理论学习的重点,贴近学院专业特色,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她指出人文学院工作大有可为,在学校工作、学生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强调,文化自信关乎国家安全,要持续深化文化学习与研究,将文化特色进一步融入专业教学,打造具有人文学院独特风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她强调,人文学院要注重文化研究深度和教育宣传广度,培养有文化底蕴、有人文情怀的学生。同时,她对学院领导班子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委的领导力,发挥

30

2025-09
人文学院与沾化博物馆开展合作共建活动 9月27日,人文学院与沾化博物馆开展联合共建系列活动。院长王凤翔、党委副书记贾丽、博物馆专业学科带头人王爱民博士、历史学专业负责人刘涛博士、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张龙海博士及博物馆专业研究生、部分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参加活动。院长王凤翔与沾化博物馆馆长封占龙代表双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座谈,双方就通过专业实践教学、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合作探究等方式,实施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合作新模式达成共识。参加活动的我院师生与沾化博物馆、沾化区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一同考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沾化区杨家盐业遗址群,一起探寻这片古盐业遗址的历史沿革、环境变迁、遗迹遗物的地位和价值。随后,我院师生又步入沾化区博物馆,参观考察了“沾化历史文化展”“富国丰民·渔盐之利——沾化古代盐业史”等展厅,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此次合作共建活动,是联合开展“文博大思政课”系列活动之一,更是馆校协同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让“行走的课堂”发挥服务地方社会、校地合作育人作用,致力提升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能力。使人文精神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2

2025-09
人文学院2025年军训获佳绩 阳光正好,青春正燃。9月21日下午,山东航空学院2025级新生军训成果汇报暨总结表彰大会在学校田径场隆重举行。学校领导、承训部队首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共同出席,检阅各连队军训成果,见证2025级新生递交满载成长与蜕变的“开学第一课”答卷。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军训汇演正式拉开帷幕。各学院方阵高举院旗,整齐列队,旗帜之下,是2025级新生的迷彩初心与青春誓言。分列式环节,人文学院方阵步伐铿锵、口号响亮,以整齐的动作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过主席台,展现出人文学子良好的纪律意识与集体风貌。在军事科目表演中,人文学院学子参与的刺杀操表演尤为瞩目。学子们动作刚劲、目光坚毅,转体、突刺,一招一式利落果断,彰显着军人般的纪律性和爆发力,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赢得热烈掌声。汇演结束后,学校对军训期间表现优异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人文学院凭借出色表现,荣获“优秀组织单位”、“格斗基础优胜奖”、“队列会操优秀奖”等六项荣誉,续写人文学院辉煌篇章。人文学院辅导员高宇老师在讲评中,对同学们在军训期间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大家将军训中锤炼的毅力与斗志融入到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为大学生活

15

2025-09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地方立法研究院调研 9月9日下午,山东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法工委主任黄庆峰一行在滨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马俊昀等陪同下到地方立法研究院调研。我校党委书记李长海、党委副书记殷梅英参加活动。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地方立法研究院,详细了解了研究院的建设历程以及近年来在地方立法理论研究、立法论证、立法调研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和立法成果。黄庆峰对地方立法研究院的特色化发展路径表示赞许,充分肯定了研究院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及服务地方等方面所取得的立法成绩,并鼓励研究院依托我校航空优势学科,进一步聚焦低空经济相关立法研究,作出更大业绩。李长海代表学校对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学科优势以及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地方立法研究院的建设,希望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省人大在低空经济立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进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此次调研凝聚了共识,推动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深度融合,相信会在推动校地合作,开创地方立法工作新局面等方面结出更多硕果。地方立法研究院今后将重点在黄河

12

2025-09
我院举办2025级硕士研究生师生见面会 9月7日,山东航空学院人文学院在学院会议室隆重举办2025 级博物馆研究生师生见面会。本次会议由学院院长王凤翔主持,学院书记王一鸣、博物馆专业全体研究生导师、授课教师及研究生管理人员出席,2025 级博物馆研究生悉数到场,为新生开启研究生学习生涯搭建了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会上,2025 级博物馆研究生依次进行自我介绍,结合个人学术兴趣与职业规划,分享了对博物馆领域的认知与期待。随后,新生们逐一汇报暑期任务完成情况,从文献研读、博物馆实地考察到相关研究思路梳理,详细展示了暑期学习成果,也坦诚交流了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谈及研究生生活展望时,同学们纷纷表示将聚焦专业学习,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为博物馆领域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研究生秘书随后向新生系统介绍了博物馆专业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及指导特色,帮助新生更精准地了解导师情况,为后续师生互选奠定基础。王凤翔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对2025 级博物馆研究生提出殷切期盼与明确要求。他强调,研究生阶段要注重学术思维的培养与科研能力的提升,既要深耕专业知识,也要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同时要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团队

10

2025-09
校领导到我院进行教师节走访慰问 9月8日,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校领导孙银河莅临我院,走访慰问教师代表亓佩成教授。座谈期间,孙银河校长与亓佩成教授亲切交流,细致询问其在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深入了解其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并现场为其送上鲜花与慰问金。此外,孙校长借此次走访,向我院全体教师表达了崇高敬意与节日问候。

31

2025-07
我院学子在第三届山东省历史学本科生论坛中获佳绩 7月23日至25日,由山东省历史学会主办,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山东省历史学本科生论坛暨2025年山东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联席会议”在山东临沂召开。我院院长王凤翔教授、南高加索研究中心主任亓佩成教授、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张龙海博士等老师出席本次论坛,并参加山东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会议及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外知名高校及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等省内高校的本科生提交的论文共计197篇。通过专家的严格评选,共有省内外高校50余名本科生的论文入围论坛。本次论坛设置多个分论坛,参会学生围绕个人提交论文进行专题汇报,并与现场师生展开交流研讨。各分论坛评议专家针对论文的选题价值、史料运用、逻辑论证、学术规范等进行点评,为学生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指导意见。我院学子通过前期认真准备和踊跃投稿,共有2篇论文入选,并在此次论坛中表现突出,受到好评。经过最终评选,我院历史学专业陈辉同学的论文《晚明财政与边疆危机:辽饷体系在辽东运作中的失效机制多维透视》斩获二等奖,赵晓语同学的论文《绘画类史料在初中历

24

2025-07
我院在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7月16日至20日,第十三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决赛在齐鲁师范学院举行。在本次大赛中,我院参赛学子努力拼搏,表现出色,成绩实现新突破。其中,殷玉洁荣获初中历史推荐组一等奖,相慧荣获初中抽取组一等奖,牟瑞琪荣获高中语文推荐组一等奖,高彩玉荣获高中历史抽取组三等奖,张甜馨荣获高中语文抽取组三等奖。邢长远、刘涛、张龙海三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本届大赛首次实行“双革新”,取消固定题目,全面检验专业知识储备。答辩环节权重由10%提升至30%,聚焦综合素养。面对挑战,我院学子以扎实功底从容应对,历史组选手深挖史料,以历史事实之“点”串连历史发展之“线”;语文组选手以文载道,在经典文本中诠释育人智慧;答辩场上妙语连珠,尽显人文学子思辨锋芒!自2024年10月举行校级初赛以来,学院从三方面培育选手获奖能力:一是名师领航:特邀中学一线教学专家和往届获奖选手开展实战训练指导;二是双线特训:每周固定时间线下模拟授课+云端指导;三是团队协作:师生共同磨课,增加课程设计的思维路径。通过对参赛学生的全方位训练与指导,提升了学生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养。比赛期间,我院教师和学生还参加了7月19日大赛同期

07

2025-07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学森来我校地方立法研究院调研 2025年7月4日,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学森带领市人大调研组到我校地方立法研究院实地调研,校党委副书记殷梅英陪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孙学森副主任一行参观了地方立法研究院,详细了解研究院的发展历程、课题研究和服务地方立法需求的实践成果,充分肯定了地方立法研究院在地方立法理论和实务研究方面展现出的专业能力。他强调,市人大法制委和常委会法工委要加强与立法研究院的常态化交流,深化在立法项目调研论证、立法后评估等方面的合作,更好地释放地方立法研究院服务地方立法的专业效能。同时,他鼓励地方立法研究院坚持问题导向,紧扣我市发展实际和立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用心开展前瞻性、应用型研究。通过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草案修改意见等形式,为市人大常委会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持。殷梅英指出,地方立法研究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协同整合法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学科专业力量,立足高校职能、地方立法需求和校地合作三个维度,充分体现政治高度、学术深度和服务地方的务实导向,着力优化“立法智库”, 培育特色成果,打造高水平平台,不断扩大院校在区域法治建设中的影响力。此次调研促进了滨州市人大常委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