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14

2024-08
我院两项课题喜获2024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立项 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了2024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名单,我院陈玉涛副院长的“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参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和王媛媛博士的“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黄河流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研究”2项课题喜获立项。本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中,我院积极响应学校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号召,从各环节开展工作,全力支持和保障我院教师申报项目。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完善相关政策,争取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再创佳绩。

15

2024-07
人文学院举办“七秩峥嵘·我和我的大学” 育人故事分享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教师牢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模范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努力当好“四个引路人”。6月11日下午,我院举办七秩峥嵘·我和我的大学”育人故事分享会。分享会上,我院王爱民教授、孙永副教授以及马晓菲博士围绕活动主题,分享了他们的育人故事。王爱民教授先后荣获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室主任等荣誉称号。他讲述了在工作的近20年间“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以及“担当行政管理职务”所做的相关工作。他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在工作之余攻读了博士学位。他所指导的30余名学生考取研究生,5名学生参加西部计划,50多人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孙永副教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努力钻研大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尝试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历年来,孙永副教授为人文学院的多个专业讲授过多门主干课程,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同时,他也注重以育人为本,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马晓菲博士向老师们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从初登讲台时的颇不适应,到现在教学一线的得心应手,并获得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马晓菲博士给青年教师们传授了宝贵的

01

2024-07
韩国忠北大学访问团来我院进行讲学交流 6月24—25日,由韩国忠北大学罗民柱教授、韩国地方教育研究所李秀景研究员组成的访问团来我校开展讲学交流。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郭新伟出席相关活动。6月25日上午,郭新伟在办公楼南楼201接待室亲切会见了来访客人。他对访问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办学特色。他说,此次教育交流活动不仅增强了与海外高层次高校与研究机构的联系,而且将为推动两校师范专业开展教科研合作、深化中韩文化交流、探索学生海外留学等注入新的活力,并希望双方以此次访问交流为契机探索更深广的合作。罗民柱介绍了韩国忠北大学、韩国地方教育研究所的发展情况。之后,我校与韩国忠北大学、韩国地方教育研究所交流座谈会在砺学报告厅正式举行。会上,双方专家就教师培养、学校评价、传统文化海外传播与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讲学交流。我院与韩国地方教育研究所签署了友好互建合作备忘录。

30

2024-06
我院一项课题获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立项 近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立项评审结果,我院陈玉涛副院长的课题喜获立项。

14

2024-06
我院一项课题获山东省民族宗教委2024年民族宗教问题重点研究课题立项 近日,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公布了2024年山东省民族宗教问题重点研究课题立项评审结果,我院陈冉博士的课题喜获立项。

05

2024-06
温州大学邓纯考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6月2日下午,温州大学邓纯考教授来到我院,为师生们作名为《AI时代学科教学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王光利教授主持,我院师生100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邓纯考教授从人类发展史、科技史等角度出发,结合当下人工智能和网络发展的新闻脉络,生动地介绍了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过程,并给师生们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所创造的价值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让师生们对人工智能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的事实有了明确清晰的认知。后半部分,邓纯考教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由二元空间到三元空间的转型过程中,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会从培养目标、评价方式、教学结构、学习方式等方面改变和影响教育,并具体介绍了智能通识教育的理念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邓纯考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应用到学科教学中,能够从多个方面对教学进行变革,对新时代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重大影响,教师为适应新时代,应尽早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方式。邓纯考教授的讲座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其中展示的学科教育理念紧扣时代脉搏,具有极

03

2024-06
我院两项课题获2024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 我院两项课题获2024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 近日,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评审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评审结果,我院马晓菲老师和王媛媛老师的两项课题喜获立项。

29

2024-05
邢培顺教授出版新著《独断校注》 2024年3月,我院邢培顺教授在(台湾)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专著《独断校注》。《独断》是蔡邕的重要著作,其记汉世制度、礼文、车服及诸帝世次,而兼及前代礼乐,以其内容的繁富、新奇而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为“考证家之渊薮”。然其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散而复集,辗转传抄,以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除内容顺序颠倒、残缺凌乱外,文字的鱼鲁豕亥、羡夺讹伪也所在多有。遗憾的是,很长时间内没有一个较好的整理本。有鉴于此,邢培顺教授在前贤整理成果的基础上,尽量搜罗各种刻本,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校核,对内容进行调整,对文字进行校订删补,使其变得条理可读。在此基础上,对字词进行解释,对字义和名物制度及史实典故进行疏证。其态度严谨,取舍精审,用功甚勤,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

22

2024-05
《中国文学研究》刊发李盛涛副教授学术论文 我院李盛涛副教授在CSSCI来源期刊《中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发表学术论文《网络小说故事空间形态的文学生态性》。该论文立足网络小说文本,将网络小说空间形态概括为拟现实态空间和超现实态空间。拟现实态空间又分为内向型小空间和外向型跨域大空间两种形态。而超现实态空间则主要表现为网络盗墓小说的“积木式空间”、网络玄幻小说的“阶梯式空间”和网络穿越小说(网络同人小说)的“缺口式空间”。论文指出各类空间形态构成了不同的文本形式和审美特征,体现着空间现代性的文学表征,具有重要的文学生态性。该论文观点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下网络小说的文本研究,是李盛涛副教授长期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13

2024-05
上海外国语大学唐均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上海外国语大学唐均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5月8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唐均教授来到我院,为师生们作名为《亚美尼亚葡萄(酒)名物流播与青金石之路沿线民族融摄和文明互鉴》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亓佩成教授主持,我院师生100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唐均教授指出,传统的青金石之路和丝绸之路沿线民族交融具有久远、深厚的历史,并从语言学和历史学角度,对有关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相关的一系列术语和文化词汇进行了详细讲解。亚美尼亚和其他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与葡萄种植与葡萄酒相关的历史,葡萄酒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不仅有作为饮品本身的价值,更衍生出有关葡萄酒的一系列文化符号;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唐均教授格外强调,这一历史交融的瑰宝,不仅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即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的重要性。唐均教授的讲座紧扣文化史、语言史脉络,抽丝剥茧地展示了以葡萄和葡萄酒为中心的金丝路流域的历史文化现象。讲座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唐均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并与师生们进行了一系列交流。讲座拓展了师生们的视野,启发大

12

2024-05
我院参加滨州庆祝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系列活动 2024年5月9日,我院受邀参加滨州市庆祝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系列活动。山东省红十字会副会长金桥、滨州市副市长杜玉杰等领导及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朱亚非教授及我院王凤翔院长、李兆禄教授等专家参加活动。滨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光征主持庆祝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活动开幕式,举行了《中国红十字会先驱吴重憙》图书首发暨吴重憙铜像揭幕等仪式,无棣县委书记郑振亮向王凤翔院长赠送了图书。无棣县王丽娟副县长主持《中国红十字会先驱吴重憙》创造研讨会,滨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尹常智、无棣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鹏潇、滨州作协主席刘庆祥等领导参会。会上,王凤翔院长、李兆禄教授做了主旨发言,对图书出版的学术价值、地方文化意义及今后建议做了交流阐释,并就以后进一步加强合作达成共识。

10

2024-05
人文学院举行学生干部工作会议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有效管理,优化学生干部的工作流程,提高学生高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保持院学生会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发扬热情、文明、专注、奋进的工作理念,人文学院于2024年4月15日晚,在7号教学楼108室召开人文学院学生干部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学生科科长宋永成老师主持,参与这次会议的学生为人文学院主要学生干部。会议伊始,宋永成老师简要概述了学生工作的当前情况,并肯定了前期学生干部的工作,同时也指出了工作中有待改进的地方。作为主要学生干部,各班班长、团支书和学生会各部长,要坚持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工作中不要推卸责任,要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在会中,宋永成老师列举了存在的部分问题。比如在学院学生活动经费较少的情况下,如何更加合理的使用,要抓住重点,在必要的开支之下要减少消耗。此外,宋老师还强调了在校生的专业素养提升问题,作为一名师范生,应当钢笔、毛笔、粉笔“三字”同练,并鼓励同学们在校报等各类宣传媒体上积极发表文章,同时表达了对学院美好未来的展望。本次会议是一次学生干部工作的总结。会议从学院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了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在师生中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为人文

10

2024-05
人文学院举办“硬笔字韵,墨香流转”硬笔字风采展活动 在人文学院的日常教学中,硬笔字练习一直是师范生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日,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硬笔字风采展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师范生们对硬笔书法的热爱和兴趣,同时也展现了师范生扎实的书法功底。经过日常的努力与积累,学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一幅幅字迹工整、线条流畅的作品跃然纸上,这都展现出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深厚的书法功底。在人文学院硬笔字书写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争先表现自我,每周都认真书写硬笔字,每周天相关负责人员会将练字纸下发到个人,同学们通过笔墨技巧展现自我的性情。同时,每周二和周四会进行收取,大家统一在三号教学楼208室进行批改。经批改后书写成绩优秀的作品将会被张贴在展板上供大家欣赏和学习,激励大家一起努力。上周被张贴在展板上的有齐芮、门吉萍、王天润等25名同学,这些同学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她们的才华,也进一步鼓励其他同学向她们看齐。该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认真练字的平台,同时也展示了蕴藏在书法中汉字的魅力,这都让同学们更好地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书写。活动中优秀的硬笔字作品不仅是学子们辛勤付出的结晶,更是人文学院师范生书写风采的集中展现。这次比赛不仅激发了师范生们对硬笔书写的

08

2024-05
我院组织课堂教学集中观摩活动 近日,人文学院课堂教学集中观摩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从4月15日开始,持续至4月30日,共有40名专任教师参与。活动期间,每位参与教师都精心准备了示范课程,充分展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的教学方法。观摩教师们认真记录、学习,并积极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此次观摩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是极大的激发了大家对于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活动结束后,各教研室召开了专题教研活动,教师们畅所欲言,分享了各自的收获与感悟,普遍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此次课堂教学集中观摩活动的组织,标志着我院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又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