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获立2项滨州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
6月5日,滨州学院学术委员会对2019年滨州学院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申请进行评审。我院张龙海的“斯基泰人与草原丝绸之路”,刘艳艳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视野下的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研究”,获准立项。
我院2项滨州学院校内科研项目完成结项
6月5日,滨州学院学术委员会对2019年度申请结项的各类科研项目进行了评审,我院刘涛的“明《大诰》与明代社会管理”,张帆的“中英报业自律规范比较研究”,获准结项。
滨州莲华学园校长薛涛应邀来我校作报告
6月4日下午,滨州莲华学园校长薛涛应邀来我院,在4教106给汉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专业18级学生作了题为“成长始于心”的演讲报告会。此次报告会是两个专业18级学生教育见习的一部分。薛校长结合中小学教学,提出要从四个方面培养孩子,一是学习力塑造,让孩子有后劲儿;二是共情力培养,让孩子有圈子;三是领导力培养,让孩子有未来;四是艺术感熏陶,让孩子有品位。此次报告会也是一次励志讲座。作为滨州学院走出去的学长,薛校长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学弟学妹把握当下、努力奋斗,规划好自己的未来。薛校长的报告,内容丰富、案例翔实、语言风趣幽默,是一场十分精彩的报告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召开“为党旗添彩,做时代先锋”毕业生党员座谈会
为进一步增强毕业生党员的身份意识,提高毕业生党员的党性修养,2018年6月4日上午,人文学院于3教301室召开毕业生党员座谈会。会议由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边小玲主持,全体毕业生党员参加。会上,毕业生党员代表踊跃发言,他们结合在校期间学生干部的工作经历,交流了在党建、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悟,深情回忆了在母校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母校教育、党组织培养的感激之情。党支部书记边小玲以“无奋斗,不青春”为主题为毕业生党员上党课。边小玲书记对毕业生党员在校期间取得的优异业绩与良好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并对毕业生党员提出六点要求,即坚定理想信念,为生命补足钙;树立正确三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牢记宗旨,提高党性修养;多读书,读好书;先做人,后做事;珍惜校园生活,做文明离校表率。最后,边小玲祝愿广大毕业生前程似锦、一帆风顺。她表示,希望毕业生党员不忘初心,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勇挑重担,传承滨院精神,再立新功,期待毕业生再传捷报。最后,所有参会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毕业生党员纷纷表示要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前往滨州市人防科普教育体验馆参观学习
为强化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人防意识,提高大家的人放技能,切实了解和掌握人防相关知识,2019年6月4日15时,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及部分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一行50余人前往滨州市人防科普教育体验馆参观学习。体验馆是一所融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基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讲解下,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先后参观了人防国防、防灾减灾、公共安全三个展区,体验了5D影院、防空空袭、龙卷风、地震等模拟场景,学习了在火灾、化学品泄漏、交通事故、溺水、踩踏等灾害的自救互救等三防常识。体验馆采取现代光影技术的全方位诠释,让同学们对“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有了更为清晰的概念,使“国无防不立,国无防不安”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参观学习,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亲身体验中强化了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提高了防护救助能力,增强了爱国热情和安全意识。
人文学院邀请孙士聪教授主讲“黄河三角洲大讲堂”学术报告会
为丰富学生的美学素养,提高学生对美学的认识和理解,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2019年5月24日上午,人文学院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孙士聪教授主讲“黄河三角洲大讲堂”学术报告会,17,18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参加。孙士聪教授以“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身体”为主题进行学术讲解,紧紧围绕身体美学的起源发展、审美化身体的分类和美学家对身体美的理解三个主要方面展开论述。孙士聪教授时时引用具体案例,周密阐述了身体美学中工具化的身体、审美化的身体和人们对身体看法转变等理论,介绍了众多著名美学家如黑格尔等对身体美的解读,以及艺术作品中体现的人们对审美化身体的认识发现,内容上环环相扣、层层递推,在座学生认真聆听,全身心投入到这堂生动的讲堂中。最后,本次讲堂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此次讲座使我院学生获益匪浅,进一步学习了美学中的身体之美,提高了自身美学素质,也提高了学生对美学的认识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美学的兴趣爱好。
人文学院举办“说听品评展教艺,三尺讲台现风采”说课大赛
为进一步增强师范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教学技能,彰显学院师范特色,5月27日晚,人文学院在学校第二报告厅举办“说听品评展教艺,三尺讲台现风采”说课大赛决赛。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安庄、班主任、辅导员出席活动,专业教师魏文阁、李静、王金霞、白花丽、邢长远老师出席并担任大赛评委,2017、2018级学生观摩比赛。此次说课大赛以我院2017、2018级师范学生为参赛主体,前期,各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进行了初赛选拔,最终12名同学脱颖而出,代表班级参加决赛。决赛现场,主持人首先致开幕词,并详细介绍了大赛规则。正式比赛开始后,选手们从板书设计、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全面剖析教材知识,思维缜密,逻辑清晰,赛出了水平和风采。经过激烈角逐,比赛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赛后,评委们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细致地点评,并现场分享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技巧,让在场学生受益匪浅。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交流与实践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们从事教育事业的热情,为提升我院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文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新勋作汉语言文学专题讲座
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专业视野,5月26日,人文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杨新勋作汉语言文学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李盛涛主持,人文学院17、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参加。讲座一开始,杨教授首先梳理介绍了经的确立与形成历史,并指出其形成历史时间之长与版本的复杂,继而引出十三经注疏的文本问题。随后,杨教授就《十三经注疏》各版本的流传、注疏等作了详细说明。杨教授从这本书的纂刊缘起说起,同时也介绍了阮元、段玉裁等人与此书的关系。最终,杨教授就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引用他人校勘成果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建议同学们客观理性地分析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本次讲座的成功举行,有利于丰富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举办“悦纳自我,塑造美好人生”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
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5月21日下午,人文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学校第二报告厅联合举办“悦纳自我,塑造美好人生”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此次报告会邀请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康纯佳主讲,由人文学院学生科科长边小玲主持,人文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积极参加。报告会上,康纯佳主任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身边的典型案例,紧紧围绕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易出现的非理性观念、常见挫折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分享等方式进行现场演示,引导上台感受的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并尝试无条件地接受自己。整场报告气氛热烈,同学们受益匪浅。最后,边小玲老师作会议总结,鼓励同学们发掘自身潜能,学会准确自我定位,努力追求自我实现。此次报告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同学们加强心理保健知识的学习,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在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前往滨州市博物馆参观学习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提升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党员在学习教育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2019年5月14日下午,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及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前往滨州市博物馆参观学习,现场开展了一次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支部活动。滨州市博物馆分为滨州历史文化陈列厅、孙子文化陈列厅和书画展等展览厅,展馆资源丰富,有自然资源、滨州风貌、历史文化、艺术作品、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展物和知识。滨州历史文化陈列馆通过大量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和复原场景,多角度地展现了滨州史前文明到现代的历史文化变迁。孙子文化陈列厅的孙子兵法辨证墙和孙子兵法成语魔方用体验式方法生动展示了滨州独有的孙子文化,吸引了参观同学的脚步和目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2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让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深觉受益匪浅。他们纷纷表示,滨州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令人叹服。此次参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他们热爱历史、尊重历史的爱国热情。
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前往滨州市博物馆参观学习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提升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党员在学习教育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2019年5月14日下午,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及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前往滨州市博物馆参观学习,现场开展了一次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支部活动。滨州市博物馆分为滨州历史文化陈列厅、孙子文化陈列厅和书画展等展览厅,展馆资源丰富,有自然资源、滨州风貌、历史文化、艺术作品、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展物和知识。滨州历史文化陈列馆通过大量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和复原场景,多角度地展现了滨州史前文明到现代的历史文化变迁。孙子文化陈列厅的孙子兵法辨证墙和孙子兵法成语魔方用体验式方法生动展示了滨州独有的孙子文化,吸引了参观同学的脚步和目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2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让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深觉受益匪浅。他们纷纷表示,滨州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令人叹服。此次参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他们热爱历史、尊重历史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