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获6项滨州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近日,滨州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公布。我院成妍副教授的《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研究》,李盛涛副教授的《当代滨州散文的文化地理学研究》,李培志副教授的《〈孙子兵法〉异文研究》,马晓菲讲师的《〈魏武帝注孙子〉军事思想研究》,高阳讲师的《明清山东地域小说插图叙事研究》,阎成红讲师的《西夏文〈孙子传〉研究》共6项课题,获得常规课题立项。
深化馆校合作,山航与滨州市博物馆开展国际交流新征程
山东航空学院人文学院高度重视文博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价值。2021年,滨州市博物馆就与滨州学院签署了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建立系统完善的馆校合作长效运行机制。近年来,两家单位践行合作共建协议,在人才交流、展览展示、社会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2月12日,我院与滨州市博物馆将举行名为“阳光根源:亚美尼亚当代美术作品展”的国际展览活动。亚美尼亚历史悠久,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之一。本次展览由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亚美尼亚中国合作关系发展中心、山东航空学院(原滨州学院)主办,滨州市博物馆、山东航空学院人文学院承办。预展览期间,山东航空学院副校长杜伟教授、科研处处长夏江宝教授、孙子研究院和人文学院院长王凤翔教授、山东航空学院南高加索研究中心主任亓佩成教授、孙子研究院梅寒老师参观了展览。滨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志伟,副馆长刘新国陪同参观。杜伟教授一行还参观了其他展览。参观结束后,双方召开交流座谈会。杜伟教授对市博物馆的工作以及本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给与高度评价。杜伟教授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馆校合作
“生态文化研究”第61场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23年12月8日(周五)晚7:00,在4教106报告厅,由滨州学院生态文化普及教育基地主办,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承办的“生态文化研究”第61场学术沙龙成功主办。本场沙龙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沙龙由付潇文主持,王景义、朱淑慧点评,文化生态学研学会同学参加了沙龙活动。沙龙开始,付潇文介绍了本次沙龙的两位点评人及沙龙流程。研学会三个研学组选派的同学代表先后进行了发言。研学会第一研学组选派的白燕同学(23历史本1)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是一种充满活力、多元发展的文学创作,作家们应立足传统、面向现代,以创新的精神投身于文学创作。第二研学组选派李苗玉同学(23历史本2)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中,应该注重文学的艺术性,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使文学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研学会第三研学组选派的程白漩同学(23中文本2)发言。程白漩同学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文学应坚持人民至上的创作理念,文学要将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作为使命,文学需要在强调物质富裕时更重视精神富有,文学当以生态意识精神创造自然美好作品,文学要把人类和谐友善作为追求目标。三名发言人发
我院举办历史学专业2024年山东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校内选拔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历史学专业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人文学院于12月5日在信息西楼503举办历史学专业2024年山东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校内选拔赛决赛活动。人文学院路来庆副院长、专业教师刑长远、王爱民、韩荣钧、刘涛、马晓菲、李雨泠等老师担任大赛评委,人文学院部分学生参加比赛。本次大赛面向人文学院2021级历史学专业师范生开展,通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共有6名同学进入决赛,其中高中组3名、初中组3名同学。6名同学结合初高中历史教材固定教学片段,现场抽取比赛顺序,进行模拟授课。比赛过程中,各参赛同学准备充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语言表达生动流畅,在赛场上充分展现了我院历史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路来庆副院长、邢长远、王爱民等老师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应用、板书设计、口语表达、仪表教态等方面对同学们的教学技能进行综合点评,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结合初赛、复赛和决赛表现,最终,赵晓语等四名同学获得一等奖,车思宇等6名同学获得二等奖,谢晓雨等8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扬技能之帆,展师者风
我院举办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华文杯”全国师范生 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课例展示活动
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在院领导的统一部署、学生科的积极协调下,11月28日下午,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4教106教室举办了山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课例展示活动。2023年全国语文微格教学论坛暨“华文杯”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奖的李雪萍、刘佳慧、刘寒冰、侯淑敏同学及2023年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高中语文推荐组一等奖第一名的王欣乐同学先后进行了课例展示,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加深同学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促进同学们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本次活动也是2024年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的动员会。课例展示结束后,专业负责人耿宝强教授先是对五位同学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然后回顾了省技能大赛的历史和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大家向五位同学学习,下足平时功夫,上好课、读好书、加强教学技能训练之外,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增加锻炼机会,为将来成为头脑充实、内心充盈、有深厚知识素养和文化积淀的语文名师不懈努力。
人文学院举办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课例展示活动
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在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学生科的积极协调下,11月28日下午,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4教106教室举办了山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课例展示活动。2023年全国语文微格教学论坛暨“华文杯”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奖的李雪萍、刘佳慧、刘寒冰、侯淑敏同学及2023年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高中语文推荐组一等奖第一名的王欣乐同学先后进行了课例展示,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加深同学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促进同学们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本次活动也是2024年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的动员会。课例展示结束后,耿宝强老师先是对五位同学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然后回顾了省技能大赛的历史和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大家向五位同学学习,下足平时功夫,上好课、读好书、加强教学技能训练之外,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增加锻炼机会,为将来成为头脑充实、内心充盈、有深厚知识素养和文化积淀的语文名师不懈努力。
“生态文化研究”第60场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24日晚上19:00,在4号教学楼106报告厅,由滨州学院生态文化普及教育基地主办,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承办的“生态文化研究”第60场学术沙龙成功主办。本场沙龙主题为:政治学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沙龙由孙永副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邢乃华副教授主讲,校研究生处刘俊华副处长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戴业强博士点评,文化生态学研学会同学及人文学院的同学参加了沙龙活动。沙龙过程中,研学会三个研学组选派的同学代表先后进行了发言。第一研学组推荐的沈阳同学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义,其认为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第二研学组推荐的张智涵同学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包含的政治智慧和生态意蕴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姜明昊同学则从背景、特点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三位同学发言完毕后,同学们现场和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邢乃华博士为同学们解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产生背景,刘俊华副处长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中国的具体生态对策的问题。
人文学院顺利开展考研模拟考试活动
为帮助备研学子查漏补缺,提前熟悉考研流程和环境,增强同学们考研信心,为下一步考研工作提供指引。人文学院于11月19日在7教103室举行考研模拟考试活动,人文学院2020级全体同学参与,部分学生会代表和班主任负责监考。本次考研模拟活动秉承公平、诚信、科学的原则,采取闭卷形式进行考察。考前,学生会代表组织参考人员有序入考,维持考场秩序,强调考试规范。考试期间,考生态度端正、冷静沉着、专心致志、奋笔疾书。监考人员四处巡查、高度警惕、尽心竭力。试后,考生上交满意答卷并有序退场。此次考试不仅充分检验了2020级同学的学习态度与成果,还煅炼了同学们面对考研的适应力,为我校日后正式考研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助力,我们在此提前祝愿同学们金榜提名、成功上岸。
人文学院举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视频讲座活动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的认识,人文学院于2023年11月25日19:00在2号教学楼110室举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视频讲座活动,人文学院部分学生参加此次活动。讲座伊始,王海军老师借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和人民具有深远意义的三件大事,引出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他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环境。接着老师指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性成就体现在我国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从严治党,贯彻新发展理念等思想理论,我国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以及国家地位的显著提高。王海军老师重点论述我国为达成这些成就的思想理念以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然后王海军老师向同学们娓娓道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最后,老师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本次讲座活动准确地从“五史”角度出发,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进一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人文学院举行“政治学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讲座活动
为不断深化学生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人文学院于2023年11月24日19:00在四号教学楼106室开展“政治学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讲座活动,参与活动的有邢乃华老师、刘俊华老师、戴业强老师、孙永老师及人文学院学生。会议伊始,在孙永老师的主持下,首先是三位学生代表的发言,三位同学发言结构严谨,重点围绕政治学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的背景、概念、原因与影响等方面展开。台下同学围绕演讲主题积极提问,大家在一问一答之中交流意见增长见识。随后是邢乃华老师向大家探讨了政治学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结合了中外生态学家观点,向大家全面地展示了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同时结合目前国际局势,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意蕴提出的原因,这给了在场同学深刻地启迪与思考。最后各位老师分别进行总结发言,并与大家在会议现场合影留念。本次讲座活动不仅深刻探讨了政治学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拓展了学生视野,还进一步激励了我院青年学生统一思想,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文学院举办秦代“文书行政制度公牍文体及其书写问题”讲座活动
为了唤起同学们对秦代文书行政制度与公牍文体的兴趣,欣赏到秦代文化的魅力与独特性,人文学院于2023年11月23日14:30在腾讯会议举行秦代“文书行政制度公牍文体及其书写问题”讲座活动,参与活动的有韦春喜教授、李雨泠老师及人文学院学生。活动伊始,报告人韦春喜教授介绍了古代文书行政制度的出现、兴起的背景及原因,然后以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后,文书逐渐形成为起点,介绍秦代文书行政制度公牍文体及其书写问题。韦春喜教授详细地介绍了秦代文书制度的内容及用处。教授指出在封建时代,皇帝的诏令是国家最重要的公文形式,凡军国要事、法律命令、赏赐封赠、刑法惩戒、田赋徭役、天文历法等一切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诏令一类的文书来进行处理。教授进而介绍了秦代文书的规范书写格式。最后,随着教授言简易懂的总结,活动进入了尾声。本次活动顺利结束。本次线上讲座活动中,同学们都沉浸在这片古老土地的悠久历史之中,感受秦代文书行政制度与公牍文体所传达的文化意义。本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了同学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
人文学院举办国际形势学术讲座
为对当前国际形势、国际关系与世界热点问题有更加清晰深刻地了解,人文学院于11月20日下午在励学报告厅举办了以“当前大国关系走势与几个热点问题”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此次学术讲座由中联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教授主讲,参会人员有人文学院师生近100人。于洪恩教授的讲座内容涵盖了大国关系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复杂最紧张的严峻局面、中美关系、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等多个方面,于教授侃侃而谈,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用通俗透辟的语言向在场的师生们解析了当前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使大家受益匪浅。讲座临近尾声时进行了交流问答环节,于洪恩教授就在场老师、同学们提出的疑惑之处,做出了详尽易懂的回答。报告在热烈而充实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此次学术讲座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们对国际形势与热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大局意识与国际观念。
人文学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院级初赛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促进滨州学院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人文学院于11月13日在3号教学楼301室召开2023年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院级初赛。比赛由学生科科长张然和22级辅导员张欣艺老师担任评委。本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初赛分为成长赛道和就业赛道,参赛学生依据个人职业定位和发展规划进行赛道选择,然后针对不同赛道主题制作PPT。各位选手从自身学习生活现状和工作能力水平出发,从多个角度向在场人员进行主题陈述展示,表达了自己对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举办理念的理解。选手们思维清晰、语言流畅,以极高的水准完成了初赛比拼。评委老师们尽职尽责,点明了各位参赛学生的不足之处,为选手们提供了更合理的改进方法。此次院级初赛主要考察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增强了人文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次比赛的顺利举行有利于帮助我院学子增强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寓设计大赛”活动
为丰富大学生生活,讲好公寓故事,展现公寓风采,树立公寓典范。人文学院以“公寓的故事”主题为切入点,深化“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于2023年10月24号举办“公寓设计大赛”。本次活动由人文学院学生会心理辅导站负责,各班心理委员组织,各级同学参与。在本次比赛中,参赛同学们以一间宿舍为基础,展开自由畅想,尽情发挥设计才能,以清晰明了的五彩线勾勒理想公寓之家。参赛作品大多不仅童趣自然、色彩丰盈、笔墨饱满、布局有序,而且作品设计兼具设计科学性与创新性,同时又不失人情味,组织评分小组以“科学、创新、和谐、美丽、舒适”为原则评选优秀作品。本次活动,获得一等奖的有23中文本1陈祥菲,23历史本2潘博文,23跨中文本1刘悦。这次活动丰富了学生公寓文化内涵,全面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落实。它为各位同学打开了美的窗户,让大家更贴切体会到生活中的宿舍之美,同时也为学校建设温暖公寓之家提供了新思路,让大家一起为建设美好校园提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