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18

2023-12
中山大学周春健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12月16日下午,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春健教授,来我院为师生们作题为《立场·文献·思想:〈诗经〉研究方法论漫谈》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李兆禄教授主持,师生约100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共五个部分。在引言中,周春健教授带领大家了解了关于《诗经》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和方法论思考;第二部分,周教授以“现代史学与司马迁‘令人不解的谜’”为题,为大家讲解研究《诗经》的不同立场;第三部分为《诗经》简错问题与“诗六义”原始,即《诗经》文献的相关研究问题;最后,周春健教授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传统《六经》中,《诗经》最为特殊,为六经之首,但现代以来被降级为文学史料,消解了其经典地位。我们研读《诗经》,应具有古今中西视野,不仅要学会结合当时的历史现实,更要立足中国传统,做中国哲学,才能实现古典诗教的现代新命。周春健教授的讲座脉络清晰,深入浅出,立足于文学经典,将哲学方法论与历史内涵融会贯通,为师生们提供了对《诗经》更为多元化、广阔和深刻的解读视角以及方法论工具,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

18

2023-12
陕西师范大学王双怀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12月15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唐代文化史学会会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双怀教授,来我院作题为《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院长王凤翔教授主持,师生约100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王双怀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丝绸之路自两汉至明清形成与演变的历史;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丝绸之路沿途各国间的经济交流活动;第三部分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中原文明在丝绸之路上与其他文明有了交际,极大地丰富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最后,王双怀教授总结了丝路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并指出:丝绸之路不仅支撑着经济活动,更属于文化线路类型,在历史上的长时段内对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宝贵的跨国文化遗产。王双怀教授的讲座精彩生动,视域宏大,不仅带领大家回顾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从经济、文化两个方面为大家构建了解丝路文明的视角,拓宽了师生们的视野和思维和对中外文明交流史的研究兴趣,反响热烈,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18

2023-12
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举办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暨 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选拔赛 为进一步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人文学院于12月12日下午在7教103教室举办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暨2024年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选拔赛决赛。人文学院路来庆副院长、王金霞、邢长远、李盛涛、耿宝强老师担任大赛评委。本次职业技能大赛面向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开展,21中文本1-2班、23跨中文1班全体学生参加了比赛。通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共有12名同学进入决赛。比赛过程中,同学们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语言表达生动流畅,展现了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王金霞、邢长远等老师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应用、板书设计、口语表达、仪表教态等方面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了综合点评,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总体表现,又指出了每个人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面。结合初赛、复赛和决赛表现,最终,刘佳鑫等4名同学获得一等奖,亓永静等8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张洁等10名同学获得三等奖。路来庆副院长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证书。本次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也是2024年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的选拔赛。为了选拔出最优秀的选手,获得一等奖的4位同学,又进行了经典诗文朗诵、现

12

2023-12
深化馆校合作,山航与滨州市博物馆开展国际交流新征程 山东航空学院人文学院高度重视文博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价值。2021年,滨州市博物馆就与滨州学院签署了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建立系统完善的馆校合作长效运行机制。近年来,两家单位践行合作共建协议,在人才交流、展览展示、社会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交流。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2月12日,我院与滨州市博物馆将举行名为“阳光根源:亚美尼亚当代美术作品展”的国际展览活动。亚美尼亚历史悠久,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之一。本次展览由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亚美尼亚中国合作关系发展中心、山东航空学院(原滨州学院)主办,滨州市博物馆、山东航空学院人文学院承办。预展览期间,山东航空学院副校长杜伟教授、科研处处长夏江宝教授、孙子研究院和人文学院院长王凤翔教授、山东航空学院南高加索研究中心主任亓佩成教授、孙子研究院梅寒老师参观了展览。滨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志伟,副馆长刘新国陪同参观。杜伟教授一行还参观了其他展览。参观结束后,双方召开交流座谈会。杜伟教授对市博物馆的工作以及本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给与高度评价。杜伟教授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馆校合作

12

2023-12
“生态文化研究”第61场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23年12月8日(周五)晚7:00,在4教106报告厅,由滨州学院生态文化普及教育基地主办,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承办的“生态文化研究”第61场学术沙龙成功主办。本场沙龙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沙龙由付潇文主持,王景义、朱淑慧点评,文化生态学研学会同学参加了沙龙活动。沙龙开始,付潇文介绍了本次沙龙的两位点评人及沙龙流程。研学会三个研学组选派的同学代表先后进行了发言。研学会第一研学组选派的白燕同学(23历史本1)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是一种充满活力、多元发展的文学创作,作家们应立足传统、面向现代,以创新的精神投身于文学创作。第二研学组选派李苗玉同学(23历史本2)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中,应该注重文学的艺术性,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使文学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研学会第三研学组选派的程白漩同学(23中文本2)发言。程白漩同学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文学应坚持人民至上的创作理念,文学要将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作为使命,文学需要在强调物质富裕时更重视精神富有,文学当以生态意识精神创造自然美好作品,文学要把人类和谐友善作为追求目标。三名发言人发

06

2023-12
我院举办历史学专业2024年山东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校内选拔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历史学专业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人文学院于12月5日在信息西楼503举办历史学专业2024年山东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校内选拔赛决赛活动。人文学院路来庆副院长、专业教师刑长远、王爱民、韩荣钧、刘涛、马晓菲、李雨泠等老师担任大赛评委,人文学院部分学生参加比赛。本次大赛面向人文学院2021级历史学专业师范生开展,通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共有6名同学进入决赛,其中高中组3名、初中组3名同学。6名同学结合初高中历史教材固定教学片段,现场抽取比赛顺序,进行模拟授课。比赛过程中,各参赛同学准备充分,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语言表达生动流畅,在赛场上充分展现了我院历史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路来庆副院长、邢长远、王爱民等老师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应用、板书设计、口语表达、仪表教态等方面对同学们的教学技能进行综合点评,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结合初赛、复赛和决赛表现,最终,赵晓语等四名同学获得一等奖,车思宇等6名同学获得二等奖,谢晓雨等8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扬技能之帆,展师者风

30

2023-11
我院举办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华文杯”全国师范生 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课例展示活动 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在院领导的统一部署、学生科的积极协调下,11月28日下午,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4教106教室举办了山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课例展示活动。2023年全国语文微格教学论坛暨“华文杯”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奖的李雪萍、刘佳慧、刘寒冰、侯淑敏同学及2023年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高中语文推荐组一等奖第一名的王欣乐同学先后进行了课例展示,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加深同学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促进同学们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本次活动也是2024年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的动员会。课例展示结束后,专业负责人耿宝强教授先是对五位同学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然后回顾了省技能大赛的历史和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大家向五位同学学习,下足平时功夫,上好课、读好书、加强教学技能训练之外,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增加锻炼机会,为将来成为头脑充实、内心充盈、有深厚知识素养和文化积淀的语文名师不懈努力。

29

2023-11
“生态文化研究”第60场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24日晚上19:00,在4号教学楼106报告厅,由滨州学院生态文化普及教育基地主办,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承办的“生态文化研究”第60场学术沙龙成功主办。本场沙龙主题为:政治学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沙龙由孙永副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邢乃华副教授主讲,校研究生处刘俊华副处长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戴业强博士点评,文化生态学研学会同学及人文学院的同学参加了沙龙活动。沙龙过程中,研学会三个研学组选派的同学代表先后进行了发言。第一研学组推荐的沈阳同学从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义,其认为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第二研学组推荐的张智涵同学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包含的政治智慧和生态意蕴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姜明昊同学则从背景、特点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三位同学发言完毕后,同学们现场和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邢乃华博士为同学们解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产生背景,刘俊华副处长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中国的具体生态对策的问题。

27

2023-11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韦春喜为我院作学术报告 11月23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儒家文化与文学研究”青创团队学术带头人韦春喜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秦代文书行政制度与公牍文体及其书写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李兆禄教授主持,人文学院师生共95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本场学术报告共计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韦春喜教授介绍了秦代文书制度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部分,韦春喜教授具体讲解了秦代文书行政制度与公文名号和字体等问题,使师生们对秦代文书制度有了具象化的了解;第三部分,韦教授讲解了公文文体的类型和规范;最后一部分为秦代公文文辞和思想要求。在以上四部分的内容中,韦教授结合了云梦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等出土文物和秦代历史政治制度,用有力的佐证和翔实的案例,为师生们描绘出了秦代文书制度的框架和内涵。韦教授指出,为推行文书行政制度,秦代对公文的名号称谓、文体类型、规范格式等都有相关的举措与要求,标志着古代公文进入了一个以皇权意志为根本书写精神的时代,构建了一套适合文书行政运作的公文话语体系与多种文体类型,使公文书写与创作首次走向了规范化、格式化的发展阶段;也导致了当时的公文书写与创作非常繁盛,有助于我们改变秦代“文学

24

2023-11
“生态文化研究”第59场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18日(周六)晚7:00,在11号教学楼211教室,由滨州学院生态文化普及教育基地主办,文化生态学研学会承办的“生态文化研究”第59场学术沙龙成功主办。本场沙龙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美学意蕴。沙龙由邢长远副教授主持,王光利教授主讲,王志芳教授、孙永副教授点评,文化生态学研学会同学参加了沙龙活动。沙龙过程中,研学会三个研学组选派的同学代表先后进行了发言。第一研学组杨晴霞同学(23中文本1)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一种可持续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路径。第二研学组孙睿政同学(23中文本2)探讨了生态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认为我们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借鉴“三重生态学”思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也要实现自然、社会、精神的生态和谐。第三研学组的刘星宇同学(23历史本2)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美学意蕴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艺术与生态的融合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美学体系。三位同学的发言,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王光利、孙永、邢长远等老师与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回

21

2023-11
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11月23日下午,中联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教授应邀来校为师生作题为《当前大国关系走势与几个热点问题》的学术报告。我校党委书记李长海、副校长杜伟参加活动,并在接待室与于洪君教授进行了交流座谈。于洪君教授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世界社会主义问题、世界政党政治、现代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等领域素有建树,曾主持多项项目,出版多部著作。学术报告由杜伟副校长主持,人文学院等师生约100人参与报告会。于洪君教授指出,当前各大国之间的关系面临冷战以来最严峻态势。中国政府以包容、开放、建设性以及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中美关系、中欧关系,推动中俄战略协作关系与时俱进。此外,于洪君教授根据叙利亚战争,俄乌战争以及哈以冲突等现状指出:当今世界战乱不断,归咎于热点问题久拖不决;面对这样的严峻挑战,我们应坚持基本国策,积极推动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随后,参会师生们就中美问题、中国大国责任担当等问题进行咨询。于教授对以上问题详尽深入地作了解答,使师生们对国际形势和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拓师生们的国际视野和学术视野。报告在热烈而充实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14

2023-11
我院学子在2023年语文微格教学论坛 暨第十二届“华文”高校语文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中喜获佳绩 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省教育学会读写教育研究分会、江西师范大学《读写月报》编辑部协办的2023年语文微格教学论坛暨第十二届“华文”高校语文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于11月3日至6日在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举行,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参赛学子喜获佳绩。

13

2023-11
著名散文家李登建先生被我院聘为特聘教授 2023年11月7日(星期二)下午16:00,在4教106报告厅,我院成功举办了李登建先生特聘教授的聘任仪式。 聘任仪式由王凤翔院长主持,党总支王保中书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滨州市作家协会原主席、一级作家、著名散文家李登建先生颁发了聘书。李登建先生也向我院赠送了个人创作的系列作品。

10

2023-11
我院国际化办学水平持续提高——亚美尼亚学者与亚美尼亚区域发展基金会CEO到访我院 11月5日,亚美尼亚学者安妮博士与中国-亚美尼亚区域发展基金会CEO谢尔盖先生来我校讲学和洽谈合作事宜。亚美尼亚学者安妮博士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为中国亚美尼亚文化交流做出了诸多贡献,先后发表中国亚美尼亚文化交流相关的学术论文几十篇,被亚美尼亚媒体称为“中国亚美尼亚丝绸之路”的践行者,在苏州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审计大学、三江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及俄罗斯、黎巴嫩等国家多次进行学术讲座。另外,她还多次组织中国亚美尼亚交流相关的学术会议或展览活动。11月5日,安妮博士受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南高加索研究中心邀请来我校作“亚美尼亚传统服饰及其历史”的讲座。本次讲座以中国传统汉服表演开篇,接着安妮博士向师生讲述了亚美尼亚传统服饰的特点及其文化含义,并就中国文化对亚美尼亚的影响作了讲解。安妮博士的讲座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并就两国文化交流作了深入探讨。我校人文学院院长王凤翔院长向安妮博士颁发了特约研究员聘书。我校科研处处长夏江宝教授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国-亚美尼亚区域发展基金会CEO谢尔盖先生也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在亚美尼亚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亚美尼亚区域发展基金创立于2019年,注册资金1.2亿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