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备份

22

2021-03
滨州学院地方立法研究院研究报告获省委书记刘家义批示 近日,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滨州学院地方立法研究院承担的“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立法研究和制度设计”“山东省沿黄9市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立法”“就运用法治方式推进我省‘厕所革命’的相关问题和制度设计进行研究论证”等3项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得到省人大领导的高度评价,其中田梅副教授等撰写的“运用法治方式推进我省‘厕所革命’的相关问题和制度设计—以农村‘厕所革命’为视角的研究报告”,获得省委书记刘家义的肯定批示。这是滨州学院地方立法研究院服务地方立法工作结出的硕果。滨州学院地方立法研究院成立以来,设立了城乡建设与管理研究室、环境保护研究室、历史文化保护研究室、公共政策研究室、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中心等5个研究机构和综合办公室,成立了由40余名校内研究人员、11名校外研究人员、8名校外客座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研究院基础设施完备,内部结构完善,研究团队精干,为完成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滨州学院地方立法研究院同时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和滨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自成立以来,按照省、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多次参加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地方立法工作会议;2020年,参

09

2020-12
我院1项研究成果荣获2020年滨州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近日,滨州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专门委员召开会议,评审产生了2020年滨州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我院张然副教授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创新实践》荣获三等奖。

18

2020-09
《内蒙古社会科学》刊发我院张龙海论文 近日,人文学院张龙海博士的论文《试论鬼方、斯基泰人、塞人与草原丝绸之路的贯通》刊发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年5期。论文指出,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与游牧民族的迁移活动密不可分。早在汉之前,草原丝路的不同路段已由不同地区的游牧人群所开通,并在阿尔泰地区实现对接。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鬼方的迁移促成了草原丝路东段的形成,斯基泰人的西迁开拓了草原丝路西段,塞人的迁移则拓通了草原丝路中亚段。草原丝路全线贯通后,一条横跨亚欧大陆北部的交通线正式形成,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17

2020-06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我院亓佩成教授论文 近日,人文学院亓佩成教授的论文《新朱利法城亚美尼亚商人霍夫汉内斯的拉萨簿记》刊发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2期。论文指出,17世纪最后20年,伊朗伊斯法罕新朱利法城的亚美尼亚商人霍夫汉内斯·乔哈耶茨乘船从伊朗来到印度,然后经尼泊尔进入中国西藏拉萨经商。霍夫汉内斯在拉萨生活了约6年(1686年9月30日至1692年6月21日)。其间,他在簿记中详细记载了拉萨的物价、货币、税收、政府机构和法律生活以及食物和日常生活开支等诸多方面的经济内容。霍夫汉内斯在拉萨的簿记,不仅客观反映了17世纪末拉萨的经济生活状况,也反映了拉萨在西宁与尼泊尔、印度通商路线上的枢纽和中转地位,突出了拉萨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22

2020-05
《教学与管理》刊发我院白花丽老师论文 近日,人文学院白花丽老师的论文《指向深层理解的数字化阅读教学研究》刊发于《教学与管理》2020年15期。论文指出,数字化阅读教学给师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数字化阅读中存在信息过载、浅阅读、难于反思和记忆等制约深层理解的难题,同时数字化阅读教学中也存在促进深层理解的优势,例如营造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推动多元的阅读教学解读、促进平等的阅读教学对话等。教师除了要具备开发数字化阅读教学所需的基本技能之外,还应具备数字化阅读教学课程开发、深层阅读理解策略指导和数字化阅读教学评价等能力。

07

2020-05
《山东社会科学》刊发我院刘涛、高金霞论文 近日,人文学院刘涛教授、高金霞博士的论文《明代山东的瘟疫与政府应对》刊发于《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5期。论文指出,明代山东地区是瘟疫高发区,共发生229县次瘟疫,涉及57个年份,平均4.86年发生一次。从时间上看,瘟疫主要发生在明代中后期,特别是嘉靖、万历、崇祯三朝;从空间上看,瘟疫在山东六府均有发生,其中山东西部的济南府、兖州府和东昌府的累计县次瘟疫大于山东东部的青州府、莱州府和登州府。瘟疫的频繁发生,不仅造成山东人口大量死亡,而且对社会、政治、经济等造成了严重影响。诱发瘟疫的主要因素是旱灾、蝗灾、水灾以及社会动乱、战争等。面对频发的瘟疫,明政府采取了抚恤灾民、延医施药、掩埋尸骨、祈禳驱疫以及旌表义民等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疫情、安定民心、恢复社会秩序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皇帝怠政、官吏腐败以及战争频仍、财政紧迫等原因,实际救疫效果很难尽如人意。

10

2020-0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刊发我院张龙海论文 近日,人文学院张龙海博士的论文《早期欧亚草原翼兽造型探源——以格里芬为主要线索》刊发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1期。论文指出,翼兽造型是斯基泰艺术动物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斯基泰艺术中的出现和发展与外来格里芬造型密切相关。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斯基泰艺术中翼兽造型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近东型、希腊型、波斯型和融合不同文化后自身创造的斯基泰型。在大致同一时期,中国境内也突然出现了带有异域风格的翼兽造型。考古发现表明,翼兽造型由希腊、西亚传入欧亚草原,后继续东传到达中国。这条传播路径就是日后所称的草原丝绸之路。

25

2019-12
张龙海博士新著《斯基泰人与草原丝绸之路》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院张龙海博士著作《斯基泰人与草原丝绸之路》于2019年11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斯基泰人是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活跃于中亚和南俄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本书通过考察斯基泰人的迁徙、商贸活动、文化交往等,对斯基泰人与草原丝绸之路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能为当今中国与中亚、东欧国家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借鉴与思路。

20

2019-1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刊发我院张欣艺论文 近日,人文学院张欣艺老师等的论文《硕士研究生成就动机与生活满意度:人际归因的中介效应》刊发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年11期。论文通过对744名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其成就动机、人际交往归因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硕士研究生对研究生期间的生活较为满意;研究生在人际交往时倾向于将交往成功进行内归因,将交往失败进行外归因;研究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人际交往归因在成就动机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若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生活满意度,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引导积极人际归因模式的建立;建立制度保障,培养合理成就动机的形成;点面教育相结合,提高生活满意度。

05

2019-08
刘艳艳新著《社会治理新格局视野下的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研究》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院刘艳艳老师著作《社会治理新格局视野下的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研究》于2019年7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在社会治理及社区治理视角下,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创新研究。系统梳理了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常见类型,如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养老,互助养老等,运用社会治理理论分析了社区养老服务现状,认为当前社区养老服务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服务模式的多元化等。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视角下,提出了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的命题,创造性的提出应建立社区为本的养老服务整合模式,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需求,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18

2019-07
《江西社会科学》刊发我院刘涛教授论文 近日,人文学院刘涛教授的论文《礼治与教化:朱元璋社会治理研究》刊发于《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7期。论文指出,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非常重视礼治的申明与重建。为了加强社会治理,朱元璋明礼重法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整饬社会秩序。朱元璋的礼治教化观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包含法治建设、学校教育、民间教化及乡里祭祀等各个方面,体系严密,结构完整。朱元璋的礼治教化思想及其实践措施的推行,体现了以礼治国、以礼化民的治国方略。但是,这些措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伴有急迫性、强制性,甚至过激性特点,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问题。

16

2019-05
《北京社会科学》刊发我院武建雄论文 近日,人文学院武建雄老师的论文《宋代“稽古之学”考论及其学术史意义——从陈瓘奏议说开去》刊发于《北京社会科学》2019年5期。论文指出,稽古是古代君主稽考前代圣人以修身、治政的传统,在后世的实践中,因参与主体扩大至士人,行为对象兼及经史,稽古表现出治政与治学的不同趋向,至北宋以稽古之学得到理性概括。北宋陈瓘奏议中论及的稽古之学,体现了宋儒希求探明六经原旨的集体追求,同时表现出在疑经变古思潮下,宋人追溯本经、藐视汉唐传注之学,强调经典经世治政社会功用的宋学精神。从学术史角度看,稽古之学在宋代的确立,标志着以训诂为主的汉唐传注之学发生了重要转折。宋儒以治世为旨归的解经,流于心性之学的樊篱,是对汉唐经学的矫枉过正。

16

2019-01
《传媒》刊发我院张帆论文 近日,人文学院张帆老师的论文《政务新媒体“人格化传播”路径探析——以“国资小新”为例》刊发于《传媒》2019年1期。论文指出,互联网时代,随着传播环境的变革、网络形态和受众接收习惯的变化,网络舆情的“蝴蝶效应”愈加明显,网络上任何细微的变动,都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成为人们热议的事件,但也为政务新媒体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拓宽了传播格局。作为政务新媒体的“网红”代表,国资委推出的“国资小新”以卡通形象出现,主动进入社交平台,建设发声阵地,先后入驻了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分答、B站、百家号等多个新媒体平台,进行引领式传播。同时,平台还提供政务O2O服务,包括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在线 互动等,形成了网络文体——“小新体”,使其成长为人见人爱的网红政务IP,呈现出新时代政务传播的新趋势。

15

2019-01
《理论月刊》刊发我院武建雄论文 近日,人文学院武建雄老师的论文《赵宋王朝“祖宗家法”的前朝追践与陆贽推尊──兼与唐兆梅先生商榷》刊发于《理论月刊》2019年1期。论文指出,唐兆梅先生主张祖宗家法为赵匡胤制定的治国政策与措施,是各种措施的理论化和法典化。事实上,祖宗家法最早提出于仁宗朝,是有宋历代帝王累代相承的治国方略,且具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开放性品格。在实践层面,祖宗家法表现为广泛镜鉴前朝故事与成例,并追践前朝,不囿于有宋一代。唐德宗朝陆贽及其奏议被宋代帝王、士大夫与文人所共同推尊,不仅是祖宗家法重视言路政策的显性规约,亦为其远践前朝的开放性品格的生动体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