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12-17浏览次数:
2062021年12月4日19:30—21:00,滨州文学大学生研究会在信息楼西楼503教室成功举办第6场学术沙龙。本场沙龙由杜昕冉同学(21中文本2)主持,宋婕同学(21中文本1)担任点评人,吴雨羲同学(21中文本1)担任主题发言人。沙龙主题为“璎宁散文意象探析”。滨州文学大学生研究会全体会员参加本次活动。
沙龙开始,主持人杜昕冉同学(21中文本2)介绍了各研学组选派的同学。然后,各研学组的同学们展开发言。
第一研学组选派的胡佳琳同学(21中文本1)通过对璎宁的散文集《飞翔的另一种形式》进行解读,具体阐释了璎宁诗化的语言风格;又以《一块铁的硬以及暖》为例,向同学们说明了璎宁的创作题材与关注视点在大幅拓展,璎宁的笔下流露出关切与悲悯的情怀,彰显了人情、人性的温暖。
第二研学组选派的王岱恩同学(21中文本1)分析了璎宁的散文作品《玫瑰刺》。在这部作品中,璎宁女士一改从前,从体味个人蜕变、生活苦痛、成长经历到聚焦社会普遍现象,体现了一个由小我的个人意识到大我的生命意识的转变过程。作者以“玫瑰刺”为主要意象,将人一生中所经历的苦难、欲望、痛苦比作“玫瑰刺”,阐明了“只有接受人的种种不完美,才能轻松惬意地活着。”这一具有哲思性的观点。
第三研学组选派的张洁同学(21中文本1)同样解读了《玫瑰刺》,张洁同学认为“玫瑰刺”是这篇散文的一个重要意象,它不仅仅代表着世间存在的一些丑态、人心的难测,还代表着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作品提醒着我们要关爱人世间的底层人民,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人性最光辉的、最灿烂的一面,因为他们的人性,没有被当前社会的“功利”所污染。
吴雨羲同学(21中文本1)进行了主题发言,她讲到“玫瑰刺”是每个人要经历的人生大考并希望同学们在下一次感受到疼痛的时候,能明白接受这根生命的痛苦之刺也是人生的一种积极状态。至少它在提醒你,之前的你一直在干什么,又是因为干了什么才造成了这种疼痛。这些痛苦也在提醒你,你要的是什么。你这一生接下来,想要的是什么。
宋婕同学(21中文本1)则对三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她不仅点出了三位同学的优点,也指出了三位同学以后努力的方向。最后梁雨豪同学对整场沙龙进行了总结,他向同学们具体讲述了璎宁的事迹,并阐释了璎宁散文的意象内涵。本场学术沙龙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