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专题》线上考核案例

发布时间:

2020-07-16

浏览次数:

1281

人文学院  白花丽

 

    一、考核形式

    面向专业:汉语言文学(本)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期末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评定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在线成绩和课程作业成绩,期末考查采用在线非实时考核,期末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

1 成绩构成项目及占比

 

    二、平日成绩

平日成绩由在线学习成绩和课程作业成绩构成,在线学习成绩占60%,课程作业成绩占40%

    (一)在线成绩

考核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受疫情影响,本学期课程内容在线授课,在线学习成绩在总成绩中占30%。在线成绩由课程视频学习、讨论、作业等内容构成,具体项目及所占比重见表1:

1 在线成绩构成项目及占比

 

在课程教学中,明确在线考核的要求及各项所占比重,让学生心中有数。并强调以下几点:

    1.课程视频学习完成情况

    共发布学习任务点81个。要求学生课程视频学习任务周清周结,完成率100%。

2 学生课程视频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2.讨论完成情况

每次课2-4个讨论话题。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回复讨论或发起讨论,学生参与讨论20次及以上该项即可得满分。学生实际参与讨论情况见表3:

3 学生生均参与讨论次数统计

 

3.章节作业完成情况

每个章节都设置相应的作业,作业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听后感、评课稿等多种形式。

 

2 在线章节作业成绩分布图

    (课程作业

    1.课程作业1 课程教材内容思维导图

由于今年情况特殊,学生没有拿到纸质教材。于是提供以下电子版教材,并布置学生在阅读教材之后分章节绘制思维导图,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A.王玉辉、王雅萍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B.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任务:选择其中一本绘制2张思维导图,1张是全本书的主要内容,第2张是关于教材中某一章节的思维导图。教材二选一,章节自选。

 

 

3教材整体内容思维导图学生作业举例

 

 

4 教材章节内容思维导图学生作业举例

    2.课程作业2 《黄河颂》“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篇目: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

    要求:包括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内容、板书设计、教学设想等要素;体现新课改理念、目标明确、内容新颖;按格式模板进行设计。

 

5《黄河颂》“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作业举例

    教学设计是该课程的重要章节,这一课程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教学设计的理论知识并锻炼教学设计技能。由于教学设计网络资源较多,为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教学设计,给学生限定同一教学篇目并设计统一模板,并强调雷同作废,以防止抄袭。在此作业之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同课异构比较分析,让学生相互借鉴,在评析中反思提高。

    三、课程考核成绩分析

    为全面考核各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期末考核采用论述和案例分析这两种题型进行命题。

3课程目标、考核题型对应表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分值

题型

类型

课程目标1

   语文课程性质、目标;结合具体中学教学篇目,论述如何体现语文课程性质

20

论述

综合应用类

课程目标2

   运用阅读教学理论和知识,分析教学案例;针对具体教学篇目,结合教学新理念,进行分析评价。

20

案例分析

综合应用类

   运用写作教学理论和知识,分析教学案例;针对具体教学篇目,结合教学新理念,进行分析评价。

20

案例分析

综合应用类

   结合相关论断,论述语文教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0

论述

知识应用类

课程目标3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品格和教师专业发展,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

20

论述

知识应用类

    试题符合课程教学标准要求,体现课程目标的考核重点,涉及语文课程理念、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语文教学设计、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教材及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语文教师教育等章节,试题基本覆盖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考核学生对上述章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能力,题型结构合理、题量适中。学生答题情况良好,部分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考核结束后,及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完成成绩统计及系统录入等任务。并完成以下两项工作:

    1.及时通过QQ群等途径向学生反馈答题情况:

 

6 课程考核答题情况QQ群反馈(截图)

    从期末考核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能在规定时间能按要求完成答题,答题质量普遍较高,体现了较高的综合运用各项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语文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大部分学生对相关概念、理论等掌握扎实,部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全面;在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体现教学能力的试题中,大部分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或进行规范的教学设计,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存在教学目标表述不以学生为主体、导入设计不利于顺利进入课题、诵读、理解设计学生自主阅读不充分、板书设计过于简单等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纠正;对于教师发展基本理论的理解较好,得分普遍较高。

        2.进行课程达成度计算及考核分析

4课程达成度计算结果

 

    从课程目标达成度情况来看,各项课程目标达成度均高于0.8,目标达成度较好。各目标达成度之间有差异但是较为均衡,符合教学预期。其中,目标3语文教师职业素养方面达成度最高,目标3语文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方面的达成度较低。

    3.根据考核情况分析,寻找原因,并制订改进措施

针对考核中反映出的问题,在后续教学中做如下改进:

A.教学方面,加强语文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记忆、理解的基础上,注重课堂中增加案例讨论的分量,引导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分析教学中的问题;

B.继续加强学生教学能力养成的指导,培养学生结合教学案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问题讨论和分析;

    C.考核方面,继续完善考核方式,在保证知识应用类和综合应用类题型比例不低于70%的前提下,增加题目类型,覆盖更多知识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