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航空文化校园项目建设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31

浏览次数:

281

一、项目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果

滨州学院航空文化校园项目以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宗旨,以前期的课题研究和系列活动成果为基础,以航空文化研究中心、航空法治研究中心、大学语文教学及航空大讲堂等相关活动为平台以建设校园航空文化、加强航空类专业人文素养教育为目标,努力实现本项目实施与学校全面推进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战略相结合,与提升航空类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相结合,与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航空文化氛围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索确保校园航空文化建设有效运行的机制和不同层面落实校园航空文化建设的途径,构建航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品牌。项目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如下:

1、立项以航空为主题的滨州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SRTP)“中国古代航空梦及其探索与实践”、“关于“航空+旅游”新型航旅模式发展的探索与研究”、“航空专业大学生生活适应、自我和谐与生命意义的关系研究”、“我校航空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与研究”等4项课题。

2、发表了想象与飞翔: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飞天梦想、民国时期我国大学航空学科的建设、民国边疆地区的航空教育、民国女飞行员的人生轨迹述论、女空中乘务员源流与发展考论、欧美女性与早期航空述论、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以滨州学院为例等相关研究论文7篇。

3、成立了滨州学院航空法治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学校在航空领域的优势背景,强化学科融合,推动理论界、实务界的密切合作,以输出高水平的航空法治研究成果为主要目标,致力于建设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高端特色智库。

4、与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航空法律团队产学研合作,立项横向课题1项,获得外来经费10万元。

5、人文学院教师、滨州学院航空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赵晓光博士被聘为山东省航空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山东省航空产业发展调研工作,其调研成果《适时出台有关航空运输责任司法解释的建议》,已在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主办的内参性刊物《司法决策参考》2019年第8期上刊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副院长杨万明分别作出批示。

6、受山东省航空产业协会委托,开展黄河低空旅游项目、长城低空旅游项目导游词策划,目前黄河低空旅游导游词已经完稿,长城低空旅游项目导游词策划正在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7、邀请中国民航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外航服务中心)主任孟庆芬作了题为“一带一路,民航业的机遇与挑战”的航空专题报告。

8、主编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在《大学语文》中增加“航空航天”单元内容,培养学生航空审美素养。

9、与团委联合举办了滨州学院第一届、第二届航空文化节,开展了航空科普知识展览航空文化知识竞赛、“航空报国,蓝天之梦”主题演讲比赛、“我与蓝天有个约会”主题征文比赛“蓝色畅想”主题读书、航空书画摄影展、航空航天模型阳光体育竞赛、航空主题话剧创作大赛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青春飞扬的活力,推进航空文化建设不断纵深发展,形成了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把航空精神融入到了师生的价值观念中

10、与团委主办《航空资讯》内部学习资料,目前已经出刊9期,方便了师生了解航空业新政策、新规定、新动态,对在全校师生中普及航空文化知识、传递航空业发展动态、营造航空氛围、促进学校航空特色发展提供了极大帮助。

二、项目开展以来存在的薄弱环节

1、围绕航空校园文化、航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还不够充分,具有影响力的高层次科研成果偏少。

2、受时间、精力所限,深入航空公司、航空院校调研不够,对航空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功能、形态运行机制了解和认知有待加强。

3、滨州学院与国内航空类院校、学校内部各院系之间特别是人文类专业与航空类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较少,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学术水平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加强航空特色科研团队建设,重视基础一般科研成果,力争更高层次科研成果。围绕航空校园文化、航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撰写研究论文,力争出更多、更好、更高的成果。

2、进一步深入航空公司、航空院校调研,与国内航空类院校航空文化建设、教育资源共享、航空人才培养、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加强合作,产出行业一流、创新引领的标志性成果。

3、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交流会、座谈会等,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莅临讲学交流,推动滨州学院与国内航空类院校、人文学院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人文学院与航空类院系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学术水平的共同提高。

4、进一步提升航空文化研究中心、航空法治研究中心面向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使科学研究产业化提高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5、继续与团委联合开展航空文化系列活动,建好有效文化育人机制,将航空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学生航空文化素养,培育出具有良好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学生,把学校航空文化素质教育的软硬件资源辐射到民航企事业单位,助力我国民航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全面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