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11-27浏览次数:
184
文化生态学研学会(以下简称研学会)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在教务处和科研处指导下,在人文学院直接领导下,依托文化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围绕地域文化与生态学、文化产业与生态学、文学艺术与生态学等三个方向开展各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师生团体,现有正式会员70多人,会员涉及人文学院、外语系、数学系、资源环境系、生命科学系、化学工程系等多个系院。
研学会以国务院津贴获得者田家怡研究员、校首届教学名师成益方教授为学术顾问,由文化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闫永利副教授以及学术骨干徐慧文、邢长远等共计16位老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采用师生共同研学、对话交流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自成立以来,研学会坚持理论研究与活动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以研究促学习,以研究促升学,以研究促就业”的方针,先后“小说《狼图腾》的生态解读与批评”、“《诗经》邶风、鄘风、卫风的地域文化研究”、“生态批评的几种思维方式”、“黄河三角洲古代女性文化生态”、“莫言长篇小说《蛙》生态性及其他”、“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建设”、“影视作品中的文化生态意蕴”、“中国生态电影的新探索与突破”、“生态视野中的《百年孤独》”、“从文化生态视角解读《野性的呼唤》”、“视觉语境下广告的审美生态考察”、“生态视角下的严歌苓小说创作”、“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生态解读”等为主题开展了13次沙龙活动,10位老师和65名同学进行了主题发言,教师参与100多人次,学生参与500多人次,积累沙龙视频、图片100多G,完成各类研学文章100多篇。此外,研学会组织了“人·自然·文化”主题征文比赛,创办了内部研学期刊,筹建了研学网站,开展了研学会会徽设计活动,选派优秀学生会员参加了滨州市作协组织的尹慧长篇小说《岁月滚滚》研讨会和杨秉任诗集《白云山》研讨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不断观察、体悟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加深对文化生态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意识。
文化生态学研学会的系列研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情怀、人文精神和审美素养,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大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和探究学习精神,推进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将学科建设和生态育人有机结合,是滨州学院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有益探索。
附:
研学会办公室:3教403办公室
第一研学活动室:信息楼东楼514教室
第二研学活动室:实验中心402会议室